疫情之下,今年整个金融行业资产质量面临着真刀真枪的实战考验。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为3.7万亿。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年内或超4万亿,此外,非银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还有8000亿。
为缓释不良风险,监管部门近期已密集部署加快不良处置,多渠道疏通政策堵点。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今年将加大对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预计银行业要处置3.4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3万亿元。
数据披露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已处置不良资产规模1.73万亿,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单季度银行业要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就达1.7万亿元,对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效能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已有不少商业银行加速了不良资产处置,而批量打包出售给AMC仍是处置的主流途径。但也有银行在致力加大主动处置的能力和效率,探索商业银行特殊资产处置主动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作为业内较早从特殊资产清收转经营的股份行,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是其最近一年以来的努力方向,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安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是平安银行特管部自2016年底成立起就试图达到的目标,这些概念在起初提出时就是十分领先和超前的,但将长期习惯于依靠手工和线下的不良资产行业来说,真正实现全面线上化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更新迭代。
“在2019年7月领导班子换届后,特管部再次全盘梳理,打通堵点、连通断点,经过近一年的不断努力,到2020年6月,特殊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的线上化程度已经从一年前的15%跃升至84%。而其中,建立全新的平安智慧特管系统平台是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她表示。
推倒重建 下决心“革自己的命”
作为银行业罕见的专门经营不良资产的部门,自成立之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平安特管部进行过多次跟踪报道。不同于大多数银行的打包批量处置,平安特管部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智能化、投行化运作思维,并保持了一路高歌猛进的经营业绩,2016年到2019,平安银行特管部的人均产能就大幅增长近4倍,回收额增长超2倍。那么为何在已经在业内做出骄人成绩的情况下,要“打破”原系统,下决心重建呢?
记者了解到,如今特管部的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圈等等概念都延续了建部之初的观念,那些理念放在如今依然是十分领先的。从技术和系统层面来说,特管部在成立之初的系统建造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有东西都要从纸质材料上一条一条搬到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搭建一个系统,把主要信息录入进去已经十分不容易。
特管部系统数据室负责人汪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的特管系统是基于国内某公司十多年前的技术框架开发的,技术框架陈旧且封闭,不支持丰富的页面展示,单体应用无法针对瓶颈扩展性能,银行也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利于线上化,智能化建设。
此外,在对外部服务方管理方面,过去特管使用的是另外一个公司的产品,一方面与主系统没有线上打通,另一方面清收过程数据沉淀在软件商那里,不利于生态化建设。要实现真正的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经营,需要有海量的数据支撑,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底层数据的积累还处在起步阶段,数据流尚未形成闭环,断点太多。
汪誉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未来特管的发展是走出去,进行生态化经营,特管的清收能力也要对外输出,那么系统必须支持云端部署,需要采用最新的支持云端部署的架构,这在原来的老系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基于这些现实情况,也是从长远发展方面考虑,特管部在去年7月份下决心推倒重建新的智慧特管平台。
疫情助推线上化“加速”
当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始漫卷世界其他国家的时候,中国在2月初则已经开始迈上部分复工向全员复产的正轨。平安特管也加入了整个金融行业突如其来的加速线上化的浪潮中。
对于极度依赖线下面谈与交易,非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不良资产行业来说,“远程+线上”办公本身就是颠覆传统的挑战。但平安特管还是决定,要实现不良资产领域业务流程的全面线上化。
记者采访时发现,特管的线上化,是从上而下的贯彻,并非横向简单的“照抄”。主管特管的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年初提出要求:“全面梳理事业部经营线上化情况,要检视事业部经营、管理各流程环节是否已实现线上化,已线上化的是否可以远程操作。对未实现线上化和尚不能远程操作的流程环节,评估是否能够实现并作出规划安排”,为此,特管事业部总裁董续勇要求总部全员建立起“线上化”思维,要求总部各室每周与系统室、科技团队深度交流各自业务板块的线上化需求及进度,并每周向总部班子汇报。
最终,历经3个月攻克,在6月30日顺利投产平安智慧特管1.0,完成生态平台规划,而进一步迭代升级的智慧特管2.0年内落地可期。据介绍,智慧特管1.0是全部自研的平台,解决了扩容和数据安全的问题。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清收处置上,原系统没有使用流程化打通,而是借鉴了现在的办公审批流程,智能化系统更像是一个一个零散的工具,在清收过程中想用哪个就用哪个,甚至极端一点,有些工具不用也没关系。这也是不少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碰到的共性问题。
“但现在的新版智慧特管平台是按照清收处置的全流程,进行了标准化设定,每一笔资产进入系统后,接受的团队就要研究定制他们的清收策略并录入系统,系统会自动分派一个一个的任务卡,只有团队完成了所有任务卡,才能完成任务拿到绩效。这就真正实现了全流程和标准化,每一笔资产从移交到回收,每一步操作基本都实现线上留痕,看的清清楚楚。看起来以前也能清收,现在也能清收,但过去是人找工具,现在是系统找人,大有不同。一方面是管理上大大提升了效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积累了数据。”汪誉补充到。
他进一步指出,当真正开展数据应用和大数据经营的时候,新系统的优势将完全体现出来,在日常的管理中,已经做了充分的数据沉淀,那么无论是绩效管理,还是全景画像、财产围猎、模型设计等智能化应用方面,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经营。
从“非标”转“标”
对不良资产行业来说,非标准化是其重要的特性。那么如此高投入的将其进行线上化甚至标准化,其布局考量又是什么?
安勤直言,如果是为了线上化而线上化,那意义不大,而且数字化转型并不容易,但不良资产处置本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推动这个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笔不良资产处置之后,可以全部本息费无损地拿回来,也可以5折拿回来,甚至可以1折拿回来,都可能是合理的处置。但问题在于,如何取得共识。如果信息很通畅,每一步处置都是信息可查,公开透明,那么这笔资产的处置就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如果信息不畅,中间存在断点,那么每一步关键的决策判断就比较难达成共识,就可能存在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也就无法保证对银行利益的最大化负责。从‘非标准化’到‘标准化’,是不良资产本身特殊性的需求。”
正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特殊资产50人论坛中对特殊资产标准化的期待,他指出,展望未来,特殊资产可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种资产。从这个角度来看,若让更多特殊资产以人民币标准化定价,某种意义是从特殊资产角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此外,资产处置需要专业的数字化平台,推动资产交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非标产品大规模实现标准化,而行业标准化可以进一步有效推动整体业务量的提升。
从目前特管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来看,小企业和零售不良资产是最容易也最快转化成生产力的领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获悉,平安银行在今年下半年新的智慧特管平台上线后,对零售和小企业不良资产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和批量化处置,且处置效能明显提升。
“我们在处置银行零售不良资产时,明显感觉到单笔十万元以内的项目,用人力去做太不划算。通过对小企业及零售不良资产从移交分案、尽职调查、方案制定、方案执行到入账回收的清收作业全过程闭环线上化、标准化、自动化、任务化,三大清收环节从过去的11小时缩短至0.4小时;人均管户能力提升25%,从年初人均管户数1200提升至1500。”平安特管相关负责人具体表示。
而全面升级智慧特管平台的下一步,特管部拿出了几个期望数据,即特管部希望进一步提升线上化程度至95%,智能化程度达到70%,并且加强对外赋能,将服务范围辐射至集团,比如通过系统的智能工具帮助撮合,通过估值工具帮助集团对问题资产进行准确估值,还可以提供大数据和智能场景,通过科技的方式把特殊资产清收和处置经验赋能给集团,为再下一步的特殊资产生态圈的建设和生态化经营做准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