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资产荒”?

2023-05-10 12:01:35 普益标准 微信号 

事件背景

“资产荒”一般是指投资中能够满足风险收益偏好的资产供不应求,较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优质资产,导致优质资产价格上升、预期收益下降的情况。债券是银行理财主要的持仓资产和增收工具,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银行理财余额合计29.15万亿,其中信用债15.29万亿,占比超过50%。非标压降的监管压力下,供需间期限错配明显,加之地产融资持续收缩,优质非标资产紧缺,导致资金流进一步向债券倾斜。

?如何看待此轮“资产荒”,有哪些原因?

?从银行理财的配置来看,在此轮“资产荒”下,其资产端和负债端分别面临哪些挑战?

?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资产荒”?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在投资方面有哪些建议?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Part

1

如何看待此轮“资产荒”,有哪些原因?

一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风险偏好走低,资金投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给端优质主体直融成本偏高,信用债净融资额不断下行,信用利差压缩至低位,债市较不明朗的前景也使得银行理财缺失增厚收益的优质资产、面临“资产荒”难题。

Part

2

从银行理财的配置来看,在此轮“资产荒”下,其资产端和负债端分别面临哪些挑战?

在此轮“资产荒”下,银行理财在资产端面临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且投资标的分散不足,在债市单边下行时,银行理财也难以把握股市、商品、黄金等大类资产轮动的行情,缺乏跨市场的风险对冲能力。而银行在负债端将面临负债成本难降,导致机构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不得不压缩利差,甚至可能出现利差倒挂。

Part

3

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资产荒”?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完善投研体系建设、丰富产品渠道,深挖潜在的细分领域,提升不同估值方法下的产品配置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尤其需要加强权益类资产投资,通过更为丰富的资产组合和投资策略,积极布局更加契合投资者利益的创新产品。其次,机构可通过对市场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对资产潜在风险和传导链条的敏感度,增强理财产品的抗风险性。

Part

4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在投资方面有哪些建议?

首先,应当以稳健的风格为主,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认清现状,适当降低心理预期收益,适当降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其次,要建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跟风赎回,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